“开镰咯!”9月12日,伴随着响彻田野的欢呼声,2025年古蔺县农民丰收节在白沙场万亩坝区(主会场)和德耀万亩梯田(分会场)同时拉开帷幕。两个会场遥相呼应北京炒股配资,共同见证了这个金色秋天里最动人的丰收画卷。
稻浪欢歌,丰收节庆诠释农耕新韵
今年古蔺丰收节以“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创新采用“1+1”模式,让主会场白沙场万亩坝区与分会场德耀万亩梯田交相辉映。金黄稻浪翻滚,田间笑声飞扬,村民们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共庆十余年来最大的丰收。
舞台设在稻田中央,金色的稻浪随风起伏,为节日铺就了最华丽的地毯。村民们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收割机的轰鸣声与欢笑声交织在一起,谱写出一曲动人的丰收乐章。
文艺表演刚结束,农事竞赛便火热开场。白沙场万亩坝区的打谷子比赛、小黄鸭漂流赛、打糍粑比赛热闹非凡,欢声笑语中,连稻田上空的雀鸟也盘旋不去,仿佛在分享这份丰收的喜悦;德耀万亩梯田同样人气十足,福来村村民赵新赤脚入田,身手矫健地追逐着肥美的稻花鱼,“我是福来村抓鱼比赛的领队,这次我们队抓了7条鱼,总共4公斤,目前暂居第一!”稻浪翻金、鱼跃人欢,百年梯田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硕果盈枝,粮油产量创十年新高
展开剩余58%丰收的喜悦,写在每一位农民的脸上。“我家种了2.5亩水稻,每亩能收1200斤左右,比去年每亩增收500多斤。”正在参加打谷子比赛的白沙场镇星光村农户王大江一边擦汗一边笑着说。
鲜活故事的背后,是古蔺县粮油产量的历史性突破。古蔺县农业农村局种业与种植业发展股股长王镇介绍说:“今年全县粮油播种面积达到135万亩,总产量预计突破40万吨,迎来十年来最好收成。”
更令人欣喜的是,不仅产量提升,品质也实现飞跃——糯红高粱最高单产首次突破千斤大关;玉米最高单产达900公斤,创全市历史新高;油菜平均出油率在40%以上;高粱色选机通过率达97%……这一连串数字,勾勒出古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轨迹。
丰收的背后,是多方合力的结果。古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不仅全面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还出台了针对性的激励措施,极大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科技赋能成为增产增收的关键,早在2012年古蔺县就与四川农业大学签署科技合作协议,围绕产业规划、农业科技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让科研成果在田野里落地生金;基础设施建设同样功不可没,高标准农田、水保工程等建设,有效提升了农田抗灾能力。
望着满载而归的收割机,王镇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保障粮食安全这一核心任务,加大单产提升技术推广力度,加强轻量化生产探索,确保粮油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守护好群众的‘米袋子’和‘油瓶子’。”
如今,古蔺县构建的“2+3+8”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日趋完善,现代产业发展步伐持续加快。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古蔺正用沉甸甸的收获,书写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答卷。
(韦红莉 刘媛 蹇维婷 徐嘉欣)
来源:古蔺融媒北京炒股配资
发布于:北京市在线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