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企业逐步将更高的进口成本转嫁给消费者配资平台排名前10名,美国通胀在沉寂数月之后,可能正在悄然升温,下周重点关注公布消费者通胀和零售数据。
关税传导效应开始显现,通胀压力加剧根据彭博对分析师的调查,6月份,美国核心CPI(剔除食品与能源)预计将环比上涨0.3%,为五个月以来的最高涨幅,而在5月,这一指标仅小幅上升0.1%。更值得注意的是,核心通胀的同比涨幅预计也将自1月以来首次反弹,达到2.9%。
这份通胀报告将于美东时间下周二公布,恰逢市场正试图厘清: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是否开始对美国本土物价构成实质影响。
尽管6月的数据可能只反映出“有限的关税传导”,但越来越多分析师预期,随着下半年企业定价逐步调整,通胀压力将呈现累积效应。
“我们认为价格变动的构成仍将类似5月:商品中存在一定关税传导,但服务价格依然偏软,”彭博经济研究团队表示。他们指出,从抓取的在线价格看,家电和家具等品类正在走强,而机票和二手车等服务项目则继续疲软。
然而,价格上涨的“传导路径”并不顺畅。面对就业市场降温、工资增长放缓的现状,美国消费者展现出更高的价格敏感度,许多零售商仍在权衡是否敢于全面提价。这也是为何尽管进口成本上升,但通胀反弹依然温和的原因之一。
这种“企业定价与消费者韧性”的拉锯,也令美联储的政策判断变得更加复杂。尽管部分投资者期待年内降息,但美联储官员们仍在观望是否会出现更明显的通胀上行趋势。联储下一次政策会议将在7月29-30日召开,届时这份通胀报告无疑将成为重要参考依据。
另一项关键数据——零售销售紧随CPI之后,美国商务部将在周四公布6月零售销售数据。这一数据虽主要反映商品支出,但将为评估第二季度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线索。
市场普遍预期,在连续两个月下降后,6月零售销售将小幅回升。分析人士指出,消费力减弱正与就业市场降温同步进行。假如这份数据继续表现平淡,将为“美国经济正软着陆”的判断提供更多证据。
总体来看,CPI与零售销售这两个数据配资平台排名前10名,将共同揭示美国经济当前所处的通胀与增长“十字路口”。尤其在关税政策逐步落地后,市场迫切想知道:这些政策究竟何时才会全面体现在通胀中?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在线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